來如雷霆收震怒:歷史中的火流星

火流星,在中國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,最遲在清代無名氏的《都門雜詠》中,已有對火流星的相關描述:「歌童扮旦妙娉婷,小戲多從嵩祝聽,賣藝最宜燈下看,夜間看耍火流星」,可以大略看出當時火流星作為一項表演技藝演出的景況。清代風俗畫中繪有《火流星》一畫,圖中可以看到演出者雙手持繩,兩端繫著類似鐵絲網的東西,其中裝有熱炭,造型與今日我們所見的碳球差異不大1

清代風俗畫中的火流星-首都博物館藏

也有一說指出,火流星最早應可溯源自唐代的「劍器舞」,此一說法認為:「從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詩篇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》中的描述來看,其中『來如雷霆收震怒,罷如江海凝青光』,是詩人回憶6歲時觀看著名表演藝人公孫大娘舞流星的生動寫照,生動地形容流星舞動時的速度、聲勢和停頓之後的平靜,劍器表演的技藝特徵與現代雜技『舞流星』更是驚人的一致;此外,『劍器』這個名稱一直在民間流傳,直至清代,甘肅等邊遠地區的老百姓仍稱雜技道具『流星』為『劍器』。」

再往前追溯,在山東沂南北寨村東漢墓中所出土的墓刻壁畫中,就有一幅描繪古代雜技的樂舞百戲圖,其中也有類似「舞流星」的畫面。圖中舞者站在奔馳的駿馬上,一手持著尾端繫有花穗的繩子,作舞動飛揚狀,看起來十分可怕形狀極似我們今日的流星。

山東沂南北寨村東漢墓百戲畫像石

 

近年在大陸寧波所展開的一項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調查報告中則指出:「南宋以來,民間盛行各種廟會、行會,都以耍火流星開道清場,耍者以繩子一根,兩頭拴鐵絲籠,內盛炭火,名曰「火流星」。耍時,兩手弄繩、飛旋,鐵絲籠內炭火,上下飛舞,火花飛濺,形似流星。」雖然以火流星開道有些匪夷所思,但從這些文獻報告中,我們不難看出火流星一直在各地傳承不息,且隨著地理人文的因素發展出不同的變化。

  • 註1:來自台北的柯先生指出:「清代風俗畫圖中的火流星也是以繩子綁住鐵鍊,與現今的火流星結構相似。」
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