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說中的神獸:沙羅曼達

在上一篇《大將軍的新衣裳:歷史中的火布》中,我們知道「火浣布」其實就是石棉的代稱,石棉是一種耐高溫的礦物質,但由於它斷裂時具有絲絹般光滑的紋理,所以無論東西方都曾經認為它是動物的皮毛。其優異的特性,也讓它在西方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腳色。

 

石棉,這個詞源自於古希臘語「asbestos」,意思是「不可熄滅的」。古羅馬人使用石棉作燭火燃燒的燈芯,取其可以反覆使用的特點;比較奇特的是,古羅馬的餐館喜歡用石棉做的桌布,上一撥顧客走了,把桌布往火裡一扔,燒掉了油脂、食物殘渣,就又可以鋪桌迎接下一波顧客。

 

在軍事上,石棉也曾發揮其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西元717年夏季,阿拉伯人兵分兩路,再度動員十餘萬的陸軍與近兩千艘阿拉伯戰船,將君士坦丁堡圍成一座死城。突破這近乎必死之局的,是被後代被譽為「解救歐洲文明」的「希臘火」。「希臘火」是拜占庭帝國利用的一種可以在水上燃燒的液態燃燒劑,透過青銅製成的管子噴出,放在戰船的前端,能將火射向上下左右各個角度。而有一說指出,為了避免傷及自身的安危,當時的噴火者就裝備有石棉製成的衣物。Greekfire-madridskylitzes1_11世紀拜占庭手稿所描述的希臘之火

 

中世紀時,因為煉金術的興起,石棉被附會為具有神秘元素的物質,一度被傳為是一種名為「沙羅曼達」的皮毛。在猶太教宗教文獻《塔木德經》中記載:「沙羅曼達是火的產物,而身上塗滿牠的血的人將得以不怕火燒」;塔木德的首位評註者則寫下:「在一地連續燃燒七年不止的火焰中,會誕生出沙羅曼達。」著名的藝術家、發明家達文西也認為:「牠沒有任何消化器官,牠不吃任何食物,只吃火;在火中,牠會不斷脫去、換新自己的鱗皮。」

這幅十六世紀的木刻被M‧P‧霍爾(M.P. Hall) 指為沙羅曼達Salamander_(Paracelsus)

在諸多神秘學、博物學家的渲染下,沙羅曼達成為火的元素精靈代表,但「牠」究竟是何方神聖呢?在老普利尼的《博物誌》中,似乎為我們揭開這神秘的面紗。「一種類似於蜥蜴的生物,全身上下都像有星星一樣。除了下大雨以外,牠絕對不會出來,並且在天氣轉晴後就會消失。」

 

嘿!看出來了嗎?原來傳說中火元素的代表「沙羅曼達」就是牠!

800px-Feuersalamander_DE

在古歐洲人記述的這些蠑螈(沙羅曼達)的諸多特徵中,和火相關的傳說可說是這類傳說的重點。這可能與多數蠑螈的一個特性有關:「冬眠於腐木之內或之下」。當腐木被帶回家當作柴燒時,冬眠的蠑螈「神秘的」自火中迸出,這或許是引起蠑螈(沙羅曼達)能夠忍受熱甚至撲滅火的起因。

Salamander_from_The_Story_of_Alchemy_and_the_Beginnings_of_Chemistry

也因此,石棉曾被稱為「蠑螈之毛」,不過相較於「火浣布」、「沙羅曼達」這樣威風凜凜的名稱而言,似乎就有些上不了檯面。也因此後被廣泛運用在傳說故事、線上遊戲中,多以「火浣…」、「沙羅曼達之…」出現,擁有各式各樣火浣布裝備的玩家們,你們是不是心碎了呢?

 

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