繞場連熾,光如匹練:戲曲中的火舞

在翻查古文獻的時候,會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,幾乎所有跟火舞有關的記載,都出現在以蒐羅鄉野奇談、風俗民情為主的筆記型典籍,鮮少出現在官修的史書當中。其中最大宗者,莫過於描述劇場、舞台演出等畫面。在清朝遺老徐珂所編篡的《清稗類抄》中,便提及到火舞與戲曲的結合:「在戲臺拉前場,非易事也。場面節奏,須全熟於胸,方無臨事周章之失。將跪則需墊,將坐則移椅,稍不應節,毆詈偕來,故非斵輪老手,不易稱職。所尤難者,為放燄火。燄火者,以紙煤引火,夾於指間,手撮松香屑盈握,衝火而出,俾到地仍燃,其燄之濃淡長短急徐,須與戲相配。」

在這段文章中,我們不難看出火舞在古代戲曲中,不僅是大場面必備的聲光特效,也是情緒的高昂點;在某些特殊的場景中,甚至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:「如火燒《木哥寨》一齣,用燄火最多,此起彼顛,前仆後繼,或繞場連熾,或當胸忽燃,或迅如流星之光,或斷如燐火之燄,最難在收場之際,其人俯躬以入,火即從其僻處倒擲而出,光如匹鍊,作拋物線,到地熊熊,並發火燄而止。能此者,闔座之人無不鼓掌稱善。」簡單的描述,卻把火舞者在戲台上的叱吒風雲,描繪的歷歷在目。其中「其人俯躬以入,火即從其僻處倒擲而出,光如匹鍊,作拋物線,到地熊熊,並發火燄而止。」一段,更是把火舞者對於火焰掌握度,描繪得淋漓盡致。

河北梆子《鍾馗嫁妹》,引用自:http://ent.163.com/15/0217/00/AIK7KJ8E00034R73.html

此外,火舞也具有了象徵性的作用,例如在京劇《時遷偷雞》、《鍾馗嫁妹》中,便有「吃火」、「噴火」的表演。《時遷偷雞》中,火焰做為一種象徵飲食的代表,也有彰顯人物的功效。「時遷在投奔梁山泊的途中,夜半偷雞,他将紙卷成一個筒,點着後帶火塞入嘴裏,象征他在吃燒雞,吃的時候還時時從口中噴出火星來」;《鍾馗嫁妹》則將火焰設定為具有不可思議力量的象徵:「鍾馗率領衆鬼卒夜巡時,除了要表演出種種情態外,還從嘴裏噴出火來。」根據《中國古代雜技》一書指出:「噴火的方式有兩種:一是在嘴裏含一個能控制的噴火筒,二是在嘴裏含一層綿紙,紙内包有松香粉沫,噴出來後,有鬼卒或其他人舉着真正的火把迎上去,松香粉沫一遇到火便燃燒,從台下遠遠望去,就宛如從口中噴出烈火一樣。」

變臉噴火,引用自:http://www.ivsky.com/tupian/chuanju_yishu_v4491/pic_138333.html

口吐松香粉末引火的方式,無疑是極為危險的。現在我們在國際舞台上看到的,多數是以口含噴火筒的方式呈現,既避免可能引發的危險,卻又兼顧了表演的效果。雖然方式有所差異,但這些技巧在戲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,卻是無庸置疑的。近年來,隨著川劇變臉吐火的盛行,戲曲與火舞的結合逐漸為觀眾所熟知;然而,隨著室內明火演出引發的一系列安全問題,該如何兼顧消防安全與表演效果,考驗了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的智慧與決心。

 

引用資料:

河北梆子《鍾馗嫁妹》,引用自:http://ent.163.com/15/0217/00/AIK7KJ8E00034R73.html

變臉噴火,引用自:http://www.ivsky.com/tupian/chuanju_yishu_v4491/pic_138333.html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