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舞北京:我所看見的北京城(一)

posted in: 荒唐言 | 0

抵達北京的第一個晚上,我們在零下4度的夜空中,踏上了這塊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文化古都。即便現在多數人對它的認知是「霧霾之都」,但我卻仍期待著在梁實秋、唐魯孫筆下的「老北京記憶」;這些記憶是由巍峨的宮殿式建築、極具特色的胡同文化與冰糖葫蘆共構而成的,即便未曾身歷其境,但透過文字的描寫,卻彷彿身在其中。

 

然而,在機場到下榻飯店的車程中,舉目所及卻是一幅由水泥、沙塵及煙囪所建構的抽象畫,一幢幢的水泥建築以同樣的面貌,隨著路旁飛舞的沙塵,寂靜卻又喧囂地將「老北京記憶」鎖進漫天的霧霾中。

14810

所幸,在飯店牆上張貼的北京地鐵交通圖上,我再見了這明、清兩代帝都的文化底蘊。在一個又一個看似饒口的站名中,隱藏了歲月的痕跡與記憶,如:菜市口、蘇州街、火器營、圓明園等,而這些富有歷史文化意涵的名稱,又是否會在將來的某一天,隨著時代的變遷煙消雲散呢?我們又是否能透過這站與站的距離,跨越歷史的長河,再見那百年前的北京風華呢?

1-13122923324S32

壟照在LED燈下的天安門,狠狠擊碎了我的妄想,由IC晶片構成的數位光點,固然在夜裡照亮了古城的輪廓,卻照不出歷史的深度;曾經作為皇帝大婚、將領出征時祭旗、御駕親征時祭路、殿試公布「三甲」等重大儀式舉辦的地方,隨著LED燈的亮起,顯得極盡的荒謬與無奈;屋簷兩端的龍吻,是否曾想過有一天會如此的「眾所矚目」?

123119

飯店口的冰糖葫蘆,仍由山楂果製成,卻不知與梁實秋先生念茲在茲的「信遠齋」相比,是否仍保有那記憶中的風味?那縈繞在舌間的酸梅湯,是否仍然味濃汁儼,令人連啜三碗方休?詢問在地人,卻多不識「信遠齋」三字,料想亦已消逝在歷史長河間,梁實秋先生以之取代「可口可樂」的狂想,怕是再也無實現之日。

 

至於雜貨店裡販售的真空北京烤鴨,究竟是傳統古法的創新應用,亦或現代社會的「速食產品」?我想,我是沒有勇氣嘗試的。

14816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