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唱千年的怪談:歷史中的火布

現今我們所稱的火布,多指Kevlar纖維與其他材料混合編織而成的製品。1965年美國科學家Stephanie Kwolek女士發明了Kevlar纖維,這種纖維具有強大的抗拉性能,其強度為同等質量鋼鐵的五倍,而密度僅為鋼鐵約五分之一;被廣泛運用在飛機、自行車輪胎、軍用鋼盔、防彈背心等用途上。而後在紐西蘭公司HOME OF POI委託台灣廠商,製成我們現在所用的火布,具有可重複燃燒、不容易產生飛屑等優點,也成為現在專業火舞道具的主要材料。

底部無金屬外露

聽起來非常的厲害對不對?在歷史古籍中,也有一種神祕的「火浣布」,不僅遇火不燃,布上的髒污經過焚燒後,會像是被清水洗過一樣潔白無瑕;傳說中,它是由生長在南方火山的「火鼠」皮毛編織而成,《列子》中記載:「周穆王大征西戎、西戎獻錕鋙之劍,火浣之布。……火浣之布、浣之必投於火,布則火色、垢則布色,出火而振之、皓然凝乎雪。」

火鼠,轉自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7%81%AB%E9%BC%A0

火浣布的存在與否,一直是歷朝歷代的一樁謎案,雖然許多志怪筆記《海內十洲記》、《異物誌》、《神異經》皆有記載,但仍有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荒誕不經的傳聞。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曹魏初年,魏文帝曹丕認為火的性質嚴酷猛烈,其中不含有生命的元氣,便把這東西寫進了《典論》,杜絕鄉野傳聞。魏明帝即位後,下詔書給三公說:「謝世的父皇寫的《典論》,都是不朽的格言。我把它刻在太廟門外及太學的石碑上,和石經並列,永遠昭示後代。」沒想到,過不久西域就派人獻上了用火浣布做的袈裟,魏明帝只好鏟刮了石碑中有關的論述,也成為了當時著名的笑柄。

典論,轉自http://guoxue.91ddcc.com/c_15995.html

不相信的人出糗了,那麼相信的人呢?在《傅子》中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:「漢桓帝時,大將軍梁冀作火浣布單衣,會賓客,行酒公卿朝臣前,佯爭酒失杯而污之,偽怒,解衣而燒之。布得火,煒燁赫然而熾,如燒凡布。垢盡火滅,粲然潔白,如水浣之。」

 

看起來火浣布的存在似乎是真的,也為大將軍臉上添光。但是它真的是由生長在南方火山的「火鼠」皮毛編織而成的嗎?在馬可波羅遊記中,為我們揭開了「火浣布」的神秘面紗:「欣斤塔剌思州北面有一座山,蘊藏著優質的鋼和翁荅里克(ondanique)礦脈。另外,此山中還有一種礦脈,可以用來煉製火鼠(salamandre)。這種火鼠並不是像我們所認為的是一種動物,而是開採自地下的一種東西。它有如同毛線一樣的細絲;然後暴晒它,使之乾燥;接著,把它放到鐵臼中,用水洗去泥沙,只留下類似於羊毛的細絲,並用這種絲織成布。這種布的顏色不太白。把布放到火中燒煉,取出來以後顏色潔白如雪。每次布疋髒了,將其放到火中就可以讓它潔白如初。」

石綿,轉自http://www.astro.com.tw/images/Min20.jpg

有沒有覺得很像某種東西?沒錯,就是石綿!石棉的纖維柔軟,具有絕緣、絕熱、隔音、耐高溫、耐酸鹼、耐腐蝕和耐磨等特性,在商業、公共事業和工業設施中有相當多的用途,但石綿所產生的纖維飛散到空中,被吸入到人體的肺後,經過20到40年的潛伏期,很容易誘發肺塵病、肺癌等肺部疾病。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石棉是第一類致癌物質,台灣也在2000年將石綿列為管制項目,因此即便「火浣布」聽起來再厲害,也千萬別學古人把它放進火裡燒!

 

留言